欢迎来到PG电子有限公司!

联系电话:020-70437919

新闻中心

News
您的位置: PG电子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PG电子平台十年来680亿方南水润泽上亿民众 同源共饮一江水跨越千里调水情

发布日期:2024-12-11 15:10浏览次数:817

  参加五省市党报湖北行的记者们在丹江口大坝上合影。 (湖北日报通讯员 任昱源 摄)

  南水北调工程,论证横跨半世纪。其规模之大、施工之复杂、水质要求之严、移民强度之大,史无前例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各方齐心协力,攻克无数难关。从规划蓝图到逐步实施,从水源地到受水区,无数心血倾注,终使这一伟大工程变为现实,润泽南北大地,彰显中国智慧与磅礴伟力。

PG电子平台十年来680亿方南水润泽上亿民众 同源共饮一江水跨越千里调水情(图1)

  南水北调中线日通水至今的十年间,超680亿立方米的丹江碧水,仿若巨龙蜿蜒北上,奏响气势恢宏的水润华章。

  作为国家战略水源保护区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,多年来,湖北省委、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,坚决扛牢确保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”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,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,划出“硬杠杠”,坚定不移做好守水护水工作。

 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水源区人民紧扣时代脉搏,将科技与环保深度融合,以智慧化手段精心呵护丹江口水库这一泓清泉。每一滴送往北方的水,都凝聚着水源区人民与时俱进的努力与心血,饱含着他们对北方人民的深情厚谊,这是跨越千里的调水情。

  今年9月,湖北日报派遣记者沿线北上,看“南水”十年给沿线城市带去的巨变,我们倍感自豪。11月底,湖北日报与湖北省水利厅共同发起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 京津冀豫鄂五省市党报湖北行”活动,邀请来自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河南四地受水区党报记者,一起观源头生态、看护水成效。

  11月底的北京冬意已深,很多天然水体逐渐结冰,但位于北京房山大宁村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(北京段)大宁调压池,仍然活水漾波。这是来自1276公里之外的“南水”。

  这十年,北京的水越来越好,水源地现在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?带着这样一个疑问,我开启回访水源地之行。

  时隔十年,再度踏上湖北丹江口水库大坝,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十年前——2014年9月11日,蒙蒙细雨中,水库烟波浩渺。如今,水库水体更加清澈,风景如画。

  监测数据显示,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逐年向好:2021年252天,2022年206天,2023年达335天,2024年截至11月27日,已有253天。这一泓清水,顺着千里干渠一路北上抵达北京,经过庞大的地下输水环路,输送至北京市千家万户。

  这一优秀成绩是如何创造的呢?在距离水库大坝不到5公里的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,我找到了答案。

  走进指挥中心监管平台大厅,大屏幕上遥感卫星监测的各种数据一应俱全,地面实时监控影像传送流畅,各种监测数据不停变换,库区周边情况一目了然。

  讲解员余丹介绍,这个指挥中心通过遥感卫星网格化监测、200多条环库岸线高清摄像头拍摄、无人机巡查等手段,构建起“空、天、林、地、水”五道坚固的水质安全监管防线小时不间断监测水库水质。在计算机上随机点开系统内一家监测企业,进水量、出水量、用电量等信息不停跳动,排污口pH值、总磷等多项指标实时更新。

  以智能化监管系统布下“天罗地网”,不放过任何污染水域的蛛丝马迹。而在丹江口还有一张“守井护水”的庞大“人网”,那就是无处不在的“小水滴”——护水志愿者共同的名字。

  当前,丹江口已经成立了清漂、PG电子网址护岸、红领巾、巾帼等各类“小水滴”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361个,注册志愿者多达20多万名。

  53岁的吴远志是“小水滴”五星级志愿者中的一员,虽然身有残疾,但他是驾船好手,独臂驾舟的他成为浪河清漂线上的一道独特风景:“从小在浪河边上长大,浪河养育了我,保护这条河,我必须带头上。”

  除了清漂、护岸等工作,为尽量减少水源污染,库区的基层“守水人”还想出了更多的好办法。

  浪河是丹江口水库的一条主要支流,在丹江口市浪河镇四道河村,共享洗衣池在村落显眼处。

  浪河镇镇长彭少军介绍,浪河口村地处丹江口库区,氮磷污染物易富集,不利于保护水质。于是,村里建起公共洗衣房,引导村民定点洗衣服,共享洗衣池的排水管将污水汇入了微动力或无动力净化设施,集中处理、达标排放。

  村民李兴华的家在溪沟边,他热情地介绍了今年3月村里统一安装的油水分离器——村民将厨房内日常产生的泔水、油污水等倒进去,油和水物理分离,方便污水下一步的净化处理。

  一泓丹江水,亿万心所牵。时隔十年重回水源地,记者收获颇丰,感慨万千:水库保水护水工作既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,也脚踏实地迈入了每个人的心间,从天空中的遥感卫星,到身边的厨卫,这一高一低、一大一小之间,当地政府、相关单位及库区人民所做的工作、所付出的努力难以衡量,真可谓是“人人尽责、久久为功”。

  11月27日,媒体采访团出发探访距离丹江口大坝不足500米的蔡湾村——丹江口市最后一批移民内安村落,这里有着“坝首第一村”的美誉,全村总面积8.2平方公里,共731户2752人。

  一路上,我既心怀敬意,又充满好奇。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推进,十堰市两次启动大规模搬迁,仅中线大坝加高工程涉及搬迁人数就达18.2万,蔡湾村只是其中一个代表。

  风格统一、造型优雅的移民安置房整齐排列,家家户户装上了光伏发电板,污水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标准、厨余垃圾实现“变废为宝”……生态美、环境靓,是蔡湾村给我的第一印象。

  数字化智能温室大棚拔地而起,为村庄带来了满满的“科技感”。这些与中国农科院联建的智能温室,是在北京市的支持下,村里积极盘活撂荒农田,于2023年6月打造的350亩数字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。

  走进恒温恒湿的智慧大棚,仿佛走进四季如春的植物园。叶菜工厂、草莓工厂、番茄工厂一派繁忙,却几乎看不到工人。园内采用悬挂式可升降空中滴灌栽培技术和立体上下移动种植模式,仅依靠智能化设备便可以完成从育苗、培植到成熟的全过程。

  蔡湾村驻村闵希介绍,这个项目吸引了80余户农户参与生产经营,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。通过土地流转费、大棚承包经营、合作社分红等多种渠道,农户的收入得到增加。

  科技赋能,让蔡湾村的产业有“智”更有“质”。因为有机蔬菜的品质好,南来北往的客人纷至沓来,甚至有城里人特意开车几十公里来村里采购。

  “2022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,去年47万元,今年预计达110万元。”闵希介绍,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,来研学、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,闲置资产顺利出租,村集体收入将继续用于移民村的发展。

  生态美带动产业兴。冬日暖阳照进“幸福驿站”,年过七旬的村民刘淑梅和几位老姐妹儿做着手工活,聊着家长里短。村里请来了培训老师,教大家利用龙须草、秸秆、玉米叶编织杯垫、果盘、花篮等手工艺品。像刘淑梅这样手快的村民,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,还有了消遣时光的好去处。

  临近中午,幸福食堂飘来饭菜香。在蔡湾村,村民都有一本“积分存折”,通过参与房前屋后及室内环境卫生评比、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取积分,积分可以到“积分超市”兑换商品,60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在幸福食堂兑换就餐。

  在幸福食堂、积分超市、养老托幼中心、村民卫生室……随处可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,听到一段段幸福的故事。冬日暖阳下,幸福的影子被拉得更长。

  探访蔡湾村,让我对“美丽家园”的想象在这一刻具象化。随后几天,这样的画面也同样出现在我走访的更多移民村中。武当山脚下,龙王沟村移民帮扶项目让村庄增“颜值”、提“气质”;“堵河明珠”方滩村,一幢幢房屋坐落在青山绿水间。移民群众“舍小家、为大家”,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首首时代赞歌。从天津而来的我,通过这一行更能深刻感受到“饮水思源”蕴含的意义和力量。

  “共抓大保护,当好守井人。”11月28日,站在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茅塔河边,PG电子网址河堤上的标语颇为醒目,标语下方的河道里,漂浮着一片片绿色网格。

  “这是生态浮岛。天气暖和时,我们在浮岛上种水芹菜、空心菜,这些植物根系很发达,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和磷。”茅塔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薛臣说,乡亲们称生态浮岛为生物“滤芯”,净化水质很管用。

  丹江口水库被称作北方人民的“大水井”,近年来,湖北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,提出通过“小河清”确保“大河净”,当好守井人。

  2014年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,我曾到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采访。通水十周年之际,我再次踏上这片热土,发现水质保护的工作更细致、更扎实了。

  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109项指标中,有107项常年稳定在国家一类水标准,只有含氮量和含磷量会出现波动。

  水质好不好,表象在江河湖库,根子在流域。十堰想方设法在小流域里加装多种“滤芯”,破解点源面源污染与保水护水间的结构性矛盾。

  茅塔河全长43.3公里,流域覆盖20个村(社区)11万人,注入丹江口库区入库河流泗河。

  这是一条穿城之河,流域内既有湿地保育区,也有农业生产区、城镇集中区。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,都会造成水体氮、磷超标,解决氮、磷污染并不容易。

  薛臣介绍,茅塔乡在茅塔河和茅塔河水库建起25个生态浮岛,在水下投放鲢鳙、螺蚌等滤藻类生物,多维度优化库区生态系统。

  在王家村一家农家乐,老板娘罗普荣正在清理厨房。她说,村里改造了排水管网,餐饮污水通过管网直接排到村里的分布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,“一点异味也没有了。”

  分布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如同过滤农村污水的大“滤芯”。在王家村,几块太阳能光伏板、一小块人工湿地、隐藏于地下的A/O一体化设备,构成一处分布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。

  太阳能光伏板可以提供补充电力,人工湿地由不同大小的鹅卵石和菖蒲、鸢尾等绿植组成。该设施可收集10户以上村民的生活污水,通过絮凝沉淀预处理后流入A/O一体化设施综合处理,再排入人工湿地深度净化,最后进入储水池,经处理后的水又可以循环利用了。

  在茅塔河小流域,处理生活污水的各种“滤芯”线户以上集居区,有“化粪池+沉淀池+微动力设施+人工湿地”模式;分散农户,则采取“水冲式厕所+三格化粪池+小湿地+小池塘”的“四件套”改厕模式。

  村民家里的洗菜池、浴室都接入污水管道,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不同类型的“滤芯”,实现达标排放。

  在茅塔乡康家村,河旁菜地里一字排开的数根白色塑料管引人注目。“菜地下面是生态脱氮沟,塑料管是它的通风口。”茅箭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主任唐政说。

  生态脱氮沟,就是农业生产“肥水”的“滤芯”。唐政介绍,生态脱氮沟技术,核心是脱氮墙体设置,顺着地下水系流向的垂直方向设置一个长方体脱氮沟,将废弃食用菌袋料、锯末、木屑、砾石等以及生物菌剂按比例填入沟中,利用填料反硝化细菌的附着、衍生,与地下水产生反应,可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氮元素。

 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,茅塔河上游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。十堰市按照时间节点,梯次推进全市3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,荒山变青山、PG电子网址“肥水”变净水、污水变清水的目标正成为现实。

  冬日的阳光下,丹江口市汉江右岸安乐河口,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主隧洞的山头上,“志建南水北调 构筑国家水网”几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。

  “工程采用长距离、大口径隧洞输水,出口段输水主隧洞掘进里程在11月23日刚刚突破3000米大关。”11月26日,中国水电五局引江补汉项目总工胡其林在工程现场介绍。

  高地应力、高外水压力、高岩石强度、断层多、地下水多、软岩多……复杂的地质地貌让施工难度大幅攀升,荆楚大地,群山连绵,多重挑战考验着引江补汉工程建设者们的智慧。

  工程安全如何保障?技术难关如何攻克?“通过加大智能化设施和大型机械化配套设施的投入。”胡其林介绍。

  在工程区域现场的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,是引江补汉工程众多智能化设施的一个缩影。

  显示大屏上,洞内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精确定位都实时可见,危险区域预警、洞内轨迹跟踪等功能为施工人员头上这顶“安全帽”赋予了更多智慧。此外,智能监控、施工进度、物料使用、环境监测等画面指标一目了然,数字孪生平台为工程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和“智慧眼睛”,实现“一屏观全域、一网管全局”。

  引江补汉工程地处鄂西山区,工程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,将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
  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引江补汉工程6号平洞的施工现场,开挖隧道时所产生的施工废水,正不断通过管道,输送到洞口旁的磁混凝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里,施工废水经过初级沉淀、混凝沉淀、过滤中和等处理后,可达到地方河流水质标准,实现变废为宝,用于道路清扫、洒水降尘。

  在工程隧洞出口处的边坡防护工程,创新性采用植被生态混凝土技术,既保持了水土,也让边坡披绿、工地更美;拌和站采用全封闭式料仓,并配备智能喷雾降尘系统,24小时无人值守全自动智能化雾化喷淋,有效抑制粉尘颗粒物扩散,保护大气环境。

  12月2日,在位于保康县马良镇的引江补汉工程4标8号平洞施工现场,引江补汉工程首台超大直径硬岩掘进机(TBM)“江汉先锋号”顺利始发,标志着工程进入TBM隧洞掘进施工新阶段,工程进度条再度刷新。

  据介绍,“江汉先锋号”是引江补汉工程首台下线的硬岩掘进机,也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,能够有效应对沿线复杂地质难题,施工效率相较于钻爆施工法提升了4到6倍。”

  “引江补汉工程连通长江、汉江流域及华北地区,对保障国家水安全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。”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公司建管三部副主任焦小彦介绍,作为南水北调“四横三纵”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,将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两大“国之重器”紧密相连,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工程,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。

  眼下,随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持续推进,引江补汉工程已按下快进键,20多个工作面正不间断施工,荆楚大地上,水网蓝图正蜿蜒铺展。

  “长江水在这里分流,顺渠道最终汇入汉江。”11月29日,站在荆州市李埠镇龙洲垸的引江济汉工程进水口,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荆州分局副局长郭志元介绍。

 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,仿佛无数钻石在闪耀……北京日报记者和冠欣操纵无人机开始航拍,通过他手中的操纵台取景框,很清楚地看到:工程左右分设引水渠和通航渠,水从左侧来,船从右侧来,穿过荆江大堤,进入引江济汉工程的干渠,北上驶往汉江。

  “长江反哺汉江,这项工程太神奇了!”和冠欣说,十年前,他曾实地踏访通水前的引江济汉工程,这次湖北行他一心想用镜头记录荆楚大地两江相通、湖渠相连的美景。

  汉江自古入长江,如今长江济汉江。这是大自然的奇观,更是我省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工程奇迹。

  人工运河,壮美神奇。郭志元介绍,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潜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,渠道全长67.23公里,相当于在江汉平原增加了一座面积7平方公里的湖泊。

  “工程多次发挥抗旱和防洪效益。”郭志元介绍,十年来,工程已累计调水约364亿立方米,可有效满足汉江下游7个城市的生活和生产用水,为沿途600多万亩农田“解渴”,今年截至目前已调水35亿立方米,超额完成年均31亿立方米的调水任务。

  省水利厅南调处副处长谢录静介绍,为缓解中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,党中央、国务院心系湖北的长远发展,作出了“南北两利、南北双赢”的重大战略决策,安排建设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,于2014年9月26日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。四项治理工程充分发挥了供水、防洪、灌溉、航运、生态等多重效益。

  如今,引江济汉工程宛若无瑕玉带,通达舟楫之便,哺乳两岸民众;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浩浩平湖,浇灌一方苍生;闸站改造工程好似落地珠盘,浸润沃野千里;航道整治工程让汉江再显黄金水道盛名,千里江面百舸争流、千帆竞发。

  引江济汉工程出口段上游3公里的汉江上,一座巍峨的大坝横跨,这是兴隆水利枢纽。

  省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管理局泄水闸管理所所长吴铮介绍,工程主要作用是枯水期抬高兴隆库区水位,改善两岸灌区引水条件和汉江通航条件,兼顾发电。十年来,因枢纽而受益的县市总计取水量277.46亿立方米,“库区灌溉供水保证率达95%以上,受益灌溉面积最高达2022年的718.95万亩,远超规划的327.6万亩,受益人口达342.64万人。”

  “提到潜江就会想到小龙虾,兴隆工程为潜江市龙虾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”吴铮介绍,目前,潜江建成13个万亩和70个千亩虾稻集中连片基地,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,带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。

  “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枢纽所在区域总绿化率超过八成。”吴铮骄傲地说,好的生态吸引来百余种候鸟和留鸟栖居于此,其中还出现了中华秋沙鸭、东方白鹳、黑鹳三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。

  十年前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,河北日报记者马彦铭曾应邀来湖北采访,他一直关注南水北调后,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是否会受影响。这次采访活动,一路走来,产业有了源头活水,汉江激发航运活力,生态环境底色亮丽,让他深刻感受到“南北两利、南北双赢,都有了生动的注脚”。

  祖国南方和北方,中华大地血脉相连,采访活动结束时,大家相约:下一个十年,再来湖北水源地看看。

友情链接:
Copyright © 2018-2024 PG电子(中国区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  xml地图  txt地图  网站地图  备案号: